古诗分享·游子吟-全文翻译及作者简介
栏目:古文古诗 发布时间:2023-11-15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是苏轼对他的评价。这首诗,在营造出淡淡的忧愁的同时也绵延着柔软的亲情,能够让人想起跟家人相处的温馨美好的时光,极大地抚慰漂泊中的游子的孤独心情,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让我们一起品味这首古诗的魅力吧!作品鉴赏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是苏轼对他的评价。这首诗,在营造出淡淡的忧愁的同时也绵延着柔软的亲情,能够让人想起跟家人相处的温馨美好的时光,极大地抚慰漂泊中的游子的孤独心情,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让我们一起品味这首古诗的魅力吧!


作品鉴赏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祖籍山东平昌(今德州市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寒苦之音,感伤自身遭遇,且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同为苦吟诗人,并称“郊寒岛瘦”。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千古名句


在这首诗中,广为流传的名句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句诗直译出来是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诗句中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句虽然描绘的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但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首诗体现了我国“孝”文化这一传统美德,它唤起了广大漂泊在这首诗能够使我们在生活中更为细心地去体察父母对自己的辛苦付出,从而激发我们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孟郊感受到的温暖看似是来自母亲“密密”缝制的衣衫,但其实这种温暖是一种牵挂和希望,是即使在外面的世界承受了再多的苦难,心中仍然有爱的力量,这也就是《游子吟》对后人的教育意义。当我们领略到父母对于自己这种无言的关爱后,就会更乐观地看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更积极地去反思自己与父母相处中的问题,用更好的态度与父母沟通。